您所在的位置: 自强风采

闫怀兵:小小爱心课堂 用音符编织希望点亮梦想

发布时间: 2025-03-07 11:45:00 | 来源: 合肥晚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分享到:0

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丰路上的马丁音乐学校,每周五下午,都能准时听见合唱声传来。伴随着悠扬的琴声与激情的指导声,这群学生的歌声格外动听。因为这里不仅是音乐爱好者的聚集地,更是残障人士实现音乐梦想的港湾。这一切,都离不开爱心音乐老师闫怀兵的默默付出。

image.png

为残障人士免费授课

2月28日15时许,在合肥马丁音乐学校的一间教室内,悠扬的歌声悦耳动听。伴随着钢琴的旋律,学员们有的忍不住用手在膝盖上打着节拍,有的闭上眼睛沉浸其中。

“这间屋子里所有学生都是残障人士。”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看不明显,但他们都有着不同类型的残疾,比如肢体残疾、自闭症、视力缺失等。”

透过教室门上的玻璃望进去,不大的教室里坐了约20人。坐在钢琴前的便是马丁音乐学校的创始人兼骨干教师闫怀兵。

1967年出生的闫怀兵,从1985年学习音乐至今,创立音乐学校也已经有25年了。而这堂专属于残障人士的音乐课,则是从2012年开始的。

“我之前的一位学生在蜀山区残联工作。一次聊天中,他告诉我,合肥有一批残疾人朋友,很喜欢音乐,但是苦于没有老师教,只能自己‘瞎捣鼓’。我去看过一两次以后,觉得做这件事情还是比较有意义的,便想着能不能参与进去。”闫怀兵回忆。

就这样,这堂为残障人士专门开设的免费音乐课开始了。

十余年用音符点亮希望

耐心、细心,这是闫怀兵多年来总结出的一套针对残障人士的教学经验。针对这群有着特殊情况的学生,闫怀兵在教学上也格外注意方式方法。

因为学生里有盲人,正常的教学方法难以适用。对此,教学时,闫怀兵便会把学生的手放在自己的手上,让学生仔细体会每一个动作应该怎么做。此外,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他也会多次询问学生是否真的理解。“说懂了还不够,关键是能不能做出来。他做出来完全对了,我才会认为他真的懂了。”

在课堂上,记者也看到,在教一位自闭症患者弹琴时,闫怀兵特意走到他身边坐下,近距离调整其动作、为其讲解,确保对方真的接收到了教学信息并及时作出改变。在一对一讲解的过程中,还有学员会主动打开手机相机,记录下教学细节,用于课后复盘。

“在外面上音乐课很贵,但闫老师免费给我们上,大家口口相传,我就来了。”56岁的夏胜荣在这里学了近13年,“老师风趣幽默,又有耐心,和大家在一起氛围也很好,我就一直坚持了下来。过去因为行动不便很少出门,现在每周都盼着这一天,音乐给我们带来了欢乐,也让我感觉自己更年轻。”

盲人学员刘春红也坦言,对于她来说,因为看不见,所以学起音乐来格外困难,刚开始连琴键都找不到,但现在她已经能独立弹奏了。“老师本身并不是特教老师,为了我们他也在摸索,分层教学,会手把手教我。学习新曲目之前,同学会把谱子念给我听。平时上下课,都会有同学送我上车,真的很感动,我们真的是一个特别好的团队。”

十多年来,闫怀兵已教过超百名残障人士。感受到了开心、变得更自信、提升了自我……2012年至今,通过一堂堂爱心音乐课,学员们的变化清晰可见。在这里,通过音乐的浇灌,大家对于生活的热爱,正在生根发芽、肆意生长。

2023年,部分学员参加了一场全国性的老年音乐比赛,成为全省唯一获得晋级资格的一支代表队。“残疾人能和健全人共同参加一个活动,并且可以胜出,可想而知这对大家是一个很好的鼓舞,也证明了我们办这个活动的意义。”

“我只是创造了这个爱心音乐课堂,给他们创造了有限的机会。”闫怀兵坦言,之后,他计划将奖金用于学员们参加比赛的相关事宜等,未来,他也将继续倾尽全力,“我们也想开设更多的课,欢迎更多的老师加入进来,一起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加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