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直通车

2025年全国残疾人文化周活动正式启动

发布时间: 2025-04-28 10:12:05 | 来源: 中国残疾人杂志社 | 作者: 刘柳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分享到:0

image.png

▲4月16日,2025年全国残疾人文化周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启动。

4月16日,2025年全国残疾人文化周活动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启动。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卫星出席活动并致辞,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奇巴图出席活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残联宣文部负责同志,自治区残联、文化和旅游厅、新闻出版局和自治区残工委成员单位相关负责同志以及来自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宁夏、新疆等九省(区、市)、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的残疾人工作者和残疾人代表共计500人参加活动。

活动自4月至11月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融合共享,携手同行”为主题,展示残疾人生产生活的新变化新亮点。中国残联、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专门就活动印发通知,要求挖掘本地特点,加强区域合作,利用基层资源,建立健全残疾人文化周活动常态化运行工作机制,让残疾人更多受益。

image.png

▲4月16日晚,在“石榴花开”残疾人文艺汇演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听障学生带来舞蹈表演《奋进》。

“我们的文化服务延伸一寸,生命光彩便多绽放一分;我们的助残事业深耕一尺,文明厚度则再累积一丈。”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卫星在讲话中饱含深情地说:“内蒙古是我们党领导建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素有‘模范自治区’美誉,本次活动的举办,正是内蒙古自治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将践行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融入全区残疾人文化工作,打造‘大爱北疆’公益助残品牌,推动残疾人文化事业均衡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张卫星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本质要求,实现文化服务精准供给;要紧紧依靠深化改革这个根本动力,促进文化服务创新发展;要稳稳抓住科技赋能这个关键引擎,推动文化服务智慧升级。

中国残联、文化和旅游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领导共同按下手掌柱,启动2025年全国残疾人文化周活动。

image.png

▲4月16日晚,在“石榴花开”残疾人文艺汇演上,内蒙古通辽市特殊教育学校带来舞蹈表演《守护·绽放》,听障演员们身着民族特色服饰,展示草原骏马的奔腾之姿和草原人民的坚韧奋进。

随后,以“石榴花开”为主题的文艺汇演将活动推向高潮,来自内蒙古、河北、宁夏、黑龙江、天津、辽宁、北京、吉林、山西等省(区、市)的残疾人演员联袂登场,歌舞、戏曲、杂技,精彩纷呈,交相辉映。

据悉,残疾人文化周自2010年创立以来已持续整整十五年,虽以周为名,实则贯穿全年。2025年全国残疾人文化周活动,以围绕丰富基层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和提升残疾人文化服务能力为追求,通过组织开展理论宣讲、专题座谈、知识竞赛、文艺演出、艺术展览、演讲征文等活动,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残疾人文化素质,保障了残疾人基本文化权益,打造残疾人文化事业品牌,促进了社会对残疾人的理解与接纳,推动了残疾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