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汶川地震折翼“春燕”办手工作坊 带残疾姐妹创业

发布时间: 2018-04-26 14:01:40 | 来源: 成都商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蔡彬
分享到:0

刘春燕在串珠子

一间作坊

找点事情做,让姐妹们都有底气

汉旺镇集贤社区,刘春燕在社区帮助下,开了一家“春燕手工作坊”,名字是一位大学老师起的,他希望刘春燕能够带领这些折翅的燕子飞起来。

2011年,她加入了青红社工组织,带领一帮地震中伤残的姐妹开始创业。“有了事情做,大家才愿意走出来。”在康复训练时,培训老师教病人用亚克力珠子串成各种形状,刘春燕想到了这个创业点子。

每周一到周五,大家都聚集在作坊里,一边串珠子,一边聊天,作坊里欢声笑语。清明小长假,作坊放了假,刘春燕在家里赶制手工艺品。德阳市第九届城运会,她接到了一个300件吉祥物的单子。狗年,她用珠子串出一只小狗。

燕手工作坊串珠成品果盆亚克力仿水晶珠

75颗白色珠子、21颗黄色珠子、3颗彩色珠子,她用一条3米长的渔线,将这些珠子串出一只小狗。半天功夫,桌上就堆了六只。在她的手工作坊里,这样的手工艺品还有很多,老虎、鸡、发财树、纸巾盒等,琳琅满目。

“串一只老虎,要花一天时间,一座盆景,要花两三天。”刘春燕介绍着这些手工艺品消耗的时间。

创业之初,姐妹们从网上买回成品,拆掉、重组,鱼线在手上勒出血痕,年龄稍大的,学不会,学哭了。可技术成熟了,东西却卖不出,刘春燕又在网上开了淘宝店,图片拍得不好,铺子沉入上百页网店中,“春燕手工作坊”淘宝评级只有两颗星。

汉旺镇旅游旺季,她推着车,车上挂满彩色珠子编成的各种造型,吸引往来镇上的游人。“就算不买,他们也会夸赞我们手很巧。”刘春燕明白,别人的一个肯定,对于她们,是一种莫大鼓励。

渐渐地,作坊在德阳市有了知名度,一些小学开始找到他们,定做一些车载挂件,老师将挂件背后的故事,讲述给班上的学生。一位大学教授,也帮着他们吆喝,扩大这些手工作品的销路。销售好时,一个月能够挣下几百块,姐妹们也有底气。“地震前,很多人都在家中干农活,现在不干农活儿了,一样能够挣钱。”她说,至少去市场买菜,不会向家里伸手要钱了。

一种态度

看到日出日落,就是最大幸事

十年,她小心翼翼维系着这个家,经历这么多磨难,还能够在一起,并不容易。儿子上了大学,回家后偶尔抱怨爸爸抽烟,丈夫懒得回应,她总是会把儿子拉到一边,告诉他,地震前他的爸爸就已经戒烟半年了。地震发生时,他在废墟上守了一宿,后来照顾伤病的她,累了才会躲在一旁抽烟。“他抽烟,是有原因的”。

今年2月,刘春燕和孔哥把儿子送到了火车站。儿子很帅、比父亲还高,这次去外地实习,也是他头一回出远门。地震那年,儿子上小学六年级。儿子坐在第一排,躲过了死神,班上却有二十多名同学不幸遇难,他的一个堂妹,也没能从学校走出来。当时,儿子被慌乱的人群冲散,四处都是叫喊声,他许久没能缓过来。这之后,儿子变得有些沉默。

刘春燕教姐妹们串珠子

劫后余生,荧屏上报道了一些学生返回废墟救出同学的故事。刘春燕告诉儿子,英雄行为并不是只有一种方式去体现,而且他当时面临的情况也不允许他去救出妹妹。“我只希望他能够好好活着,尽他所能,将这份爱传递下去。”

目送儿子进站,她喃喃自语,“好男儿志在四方嘛”。左手却不自觉抬起来,擦拭着眼角。

回家路上,她跟孔哥也谋划着未来。再过六年,孔哥就要退休了,家里已在去年提前买了一辆越野车,孔哥答应她,到时候两个人就去全国自驾旅游。“我们先从四川开始嘛,他来当车夫!”从成都到汉旺,一路聊着、一路风景……

十年,仿佛很远,两旁的景致已经遮盖了旧日伤痕;十年,仿佛昨天一样,每一个瞬间,她都有着清晰印记。她用了十年时间,消解了钢筋混凝土下的阴暗、尘霾。回答生活的意义时,她说,醒来,看到日出日落,这一天也就足够了。

享受生活

骑上心爱的小红车,她重获自由

汉凌路旁,灾后新建的小区,大门外开满了油菜花。

刘春燕住在一楼,父母住在一墙之隔。4月7日中午,母亲到家中做好了午饭,等着孔哥下班回家,一家人围拢四方桌。吃好了,母亲起身开始收碗,汤碗里还剩了一些,孔哥抢先端过来,拿着勺子喝起来,“不喝多浪费”。起身后,他腆着肚子,在屋里来回踱步,“我去上班了哈!”

“快走、快走!”刘春燕催促着,朝着沙发转动轮椅,接近沙发时,麻利跃到上面,小狗皮蛋也跟着跳上沙发,依偎在她右腿。

36岁,本命年,失去了左腿,刘春燕接受不了躺着度过余生。截肢后,她考虑过来个耿直点儿的方式,目光搜寻着病床周围,一把水果刀也没找到,就连杯子也是吸管塑料杯。“最后想过撕下一段床单,确实使不出力。”醒来就是天花板,刘春燕不知道后半生还能怎样度过。

孔哥放下了工作,每天到医院用温水给她擦脚、按摩;母亲听人说乌鱼能够补身体,跑到市场上,四处打听哪能买到乌鱼……三个月后,她被送往康复中心,没有褥疮、关节也很灵活。

刘春燕说,“谁会想到后面还真的站起来了呢?”她庆幸,从埋身钢筋混凝土之后的每一步,她都没有走错,都有陪伴。

远山残雪未消,绵远河河水微漾,汉旺镇的春天,布谷鸟总会准时鸣叫。灾后重建,镇上多了一些湿地公园,晚饭后,刘春燕总喜欢到公园里转转。她骑着电瓶车,孔哥快步跟在旁边,“嘿!要不要我捎你一段儿?”看着孔哥,刘春燕有些小得意。

康复训练结束后,她买了一辆代步车,朋友建议她买手摇的,她不愿意。“我要买一个好看的”。她执意买了一辆红色电动车,流线车身,后面有三个轮子,孔哥找人在尾箱处焊接了一个铁筒,像一个刀鞘,正好能放进她的拐棍。每次下车,转身,抽出拐棍,颇有侠客风范。

春燕手工作坊展示区

她享受着车上的时光,享受春风拂面,夕阳余晖穿过树叶,打在脸上,空气中夹杂着泥土芬芳,这种感受,是坐在屋里所感受不到的。

走着、走着,她拧着油门,将孔哥甩在了身后。公园深处,一些花已经开好了,刘春燕在花丛驻足,闭上眼睛,嗅着花香。回到公园门口,孔哥满头大汗跟了上来。

有了车,有了自由,她可以去到车子能去的任何地方,喝茶、聊天、拍照……和雕塑拍照,她会故意靠着雕塑,身体前倾,露出微笑,“你看,是不是看上去就像一个健康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