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各地风采

心有大爱,不负韶华——“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刘芳

发布时间: 2018-07-27 15:55:30 | 来源: 中国残联 | 作者: 宣佳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分享到:0

七月的中午,阳光高照,万里无云。当记者来到贵州广播电视台时,刘芳正在进行电台节目《爱聆听》的直播,她在与一名不知道如何给自己孩子过一个有意义暑假的母亲进行沟通,她颇具亲和力的语言和实用的建议,使得那端的听众豁然开朗,当得知自己给别人解答了困惑,喜悦的微笑在她的脸上浮现。

刘芳在办公室准备教案

刘芳是贵阳市白云区第三中学的一名盲人女教师。1997年,她开始因视网膜色素变性而渐渐失明。生活的苦难并没有将这位女性击垮,她选择在逆境中重新扬帆起航,微笑面对命运的磨砺。她不向命运低头,以钢铁般的毅力,继续坚守教师岗位,用爱的信心和力量帮助很多孩子打开心窗,并从课堂走上各地的道德讲堂,为时代奉献“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正能量。2016年获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的“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被人们亲切的称之为“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

“用爱倾听”的老师

刘芳于1993年参加工作,1997年查出眼疾,十年时间,她的世界由光明变成黑暗,但是她还是在全盲的状况下,成功带完了一届学生,她不仅是孩子们的语文老师,也是孩子们的心灵导师,校园里的残疾孩子遭到别的同学耻笑,刘芳会对他们说:“嘲笑他人就等于嘲笑自己,因为我们都是平等的人。”有两个高位截瘫的孩子需要假肢,刘芳第一时间联系假肢厂家为孩子们咨询,最终两个孩子得到了假肢厂提供的价值5万元的公益假肢,从而可以快乐地行走,自由地追梦。她在各地的道德讲堂讲述自己用爱重新找到光明的故事,她用坚毅的个性、幽默的话语、真实的经历,打动和感染了无数人的心灵。

白云三中里的刘芳文化园

残疾人最痛苦的事情就是被社会抛弃,将自己裹藏起来,生活没有质量。刘芳特别赞同“残健融合”这个理念,就业、择偶,这些健全人在社会上遇到的问题,残疾人也会遇到,并且难上加难。所以刘芳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要在学习上给他们建议,也要在情感上与他们有许多心与心的交流。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