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23.46万残疾人家庭实现无障碍改造

发布时间: 2018-08-17 12:59:12 | 来源: 新京报 | 作者: 吴为 倪伟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分享到:0

8月10日上午,北京市西城区羊肉胡同,视障人士李重阳在导盲犬威威的帮助下出行。新京报实习生陈婉婷摄

北京市东城区特教学校学生正在乘坐自动下楼机下楼。资料图片

“全国助残日”助残活动,志愿者在帮助行动不便的乘客上公交车。资料图片

一场无障碍环境营造行动,正在中国城乡间铺开。

2016年至2017年两年间,我国对23.46万个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这些家庭的无障碍设施包括修建坡道、安装抓杆和座便器、降低厨房灶台、配备煤气泄漏报警装置、安装电脑读屏软件等无障碍用品。

过去5年,近140万残疾人的家居环境得到改善,而全国急需进行无障碍改造的331万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也已经被纳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后续规划。

中国残联介绍,未来,在城市保障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中将同步考虑残疾人家庭无障碍建设内容,在搬迁规划中同步做好家庭无障碍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推广家居无障碍通用设计。

无障碍建设6年大事记

6年来,相关职能部门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格外重视,密集出台20多项无障碍相关政策和服务举措:

2012年5月出台《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残疾人客户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保障残疾人公平获得金融服务的权利。

2014年12月修订实施《残疾人航空运输管理办法》,对残疾人航空运输服务作出了系统规定并推动落地。

2015年4月出台《视力残疾旅客携带导盲犬进站乘车若干规定(试行)》,2015年5月起盲人可携带导盲犬乘火车。

出台《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为残疾人高考提供无障碍合理便利。

2016年4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单眼视障人士和上肢残疾人驾驶汽车相关工作的通知》,拓宽残疾人驾驶汽车的身体限制。

2017年7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邮政行业无障碍环境建设等相关工作的通知》,对加强邮政设施无障碍建设和改造等进行了规定。

2018年1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老年人残疾人出行服务的实施意见》,推进公路、水运设施无障碍建设改造和无障碍公交车辆配备,完善城市公共交通无障碍信息服务。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