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23.46万残疾人家庭实现无障碍改造

发布时间: 2018-08-17 12:59:12 | 来源: 新京报 | 作者: 吴为 倪伟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分享到:0

一些新的变化开始悄然发生:

铁路主管部门在列车上设置残障人士专座,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预留专票,盲人被允许携带导盲犬乘坐火车;

公安部、中国残联等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单眼视障人士和上肢残疾人驾驶汽车相关工作的通知》后,优眼裸视力或者矫正视力达到对数视力表5.0以上、且水平视野达到150度的单眼视力障碍人士,和一只手掌缺失、另一只手拇指健全、其他手指有两指健全的上肢残疾人享有了驾车权利;

公安部在全国范围推行12110短信报警求助服务,听力、言语残疾人和其他社会成员在紧急情况下得以报警求助;

教育部、中国残联出台了《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后,2017年,全国5626名残疾考生申请了高考合理便利……

中国残联维权部副主任周建认为,经过三四十年的发展,“无障碍”已经从残疾人专用品发展到通用设计全员使用,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内容已由单纯的物质环境建设过渡到全方位的社会环境建设,从有形的道路交通、公共设施、建筑、信息发展到无形的制度、行为习惯、社会心理、公共意识。

残疾人“数字鸿沟”问题待破解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成为边缘人群的“数字鸿沟”,这一问题如能有效解决,将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普遍性还远远不够。

据2016年对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近40项数据的统计,全国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村(社区)医院、村(社区)学校幼儿园、村(社区)银行信用社、村(社区)商店小卖部、村(社区)文体活动中心中,仍有近25%的出入口、60%的服务柜台、70%的厕所,未进行无障碍建设和改造。

即使是最为人熟知的无障碍设施——导盲犬的使用,也存在社会障碍。

视障人士李重阳2017年1月与导盲犬威威相识。使用导盲犬以后,李重阳行走速度大大加快,安全性也有了很大提升。导盲犬可以主动避开障碍物,而以前使用盲杖都是被动避障。

当时北京已经允许携带导盲犬乘坐公共交通。但有些乘务人员或司机还没有接到培训和通知,经常碰到不让导盲犬上车的情况,“绝大多数情况下沟通都可以解决问题。”他认为,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更明确地落实相关政策,将无障碍便民政策传达给基层工作人员,使政策有效落地。

同时,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无障碍建设也是无法逃避的问题。

例如,盲人通过网购平台可以独立购物,可以在线打车、导航、阅读等,对盲人来说,这些行为在日常生活中远不如网络方便。

中国残联执行理事会理事、中国盲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庆忠认为,应尽快解决盲人接受网络服务、参加国家考试以及聋人信息交流的无障碍问题,完善信息无障碍标准体系,建立信息无障碍服务的推动和监管机制,加大信息化、智能化辅具研发与政府采购的政策支持。

目前,中央网信办、中国残联已经下发《关于加强网站无障碍服务能力的指导意见》,推进政府网站和社会公共服务网站无障碍建设与改造。

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对网络服务的需求,组织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等单位,推动《盲人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技术要求》《盲用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要求》等行业标准制定,指导中国互联网协会推进网站信息无障碍公益普及行动,为弱势群体及时获得政务信息和公共服务提供便捷方式。

李庆忠说,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成为盲人、聋人、老年人等边缘人群的“数字鸿沟”。如果这些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将为这些群体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

声音

“无障碍”已发展到通用设计全员使用

六年来,中国残联积极推进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顶层设计,大力宣传无障碍环境建设理念,配合有关部门推进制定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法律、法规、规划、政策和标准。今年初,为统筹整合机关相关部室和直属单位力量,聚合部委、高校、研究机构、社会组织等社会资源共同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中国残联成立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推进办公室,为进一步推进无障碍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六年来,中国残联和各地残联积极代表残疾人的权益,反映残疾人需求与呼声,掌握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情。2015年,中国残联开展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的实名制专项调查,2016年又进行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动态更新工作。

六年来,《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实施使我们感到,“无障碍”已经从残疾人专用品发展到通用设计全员使用,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内容已由单纯的物质环境建设过渡到全方位的社会环境建设,从有形的道路交通、公共设施、建筑、信息发展到无形的制度、行为习惯、社会心理、公共意识。

——中国残联维权部副主任周建

<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