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川代表:继续力推“多方共付”模式,为破解“一老一小”照护难题提供实践方案
王川今年继续力推“多方共付”模式: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多方共付,民政、残联提供“财政资金”、慈善总会、残基会等各类公益慈善组织提供“慈善基金”、国资委牵头国有企业共建“信托基金”,广大爱心民营企业和个人“小额捐赠”。目前,全国1500名脑病儿童通过该模式获得免费救助。
2025-03-05 09:33:23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AI技能会成为未来公民必备能力
民生应用层面,刘庆峰建议加速科技适老体系建设,以老年人便捷就医需求为导向,推动智能化适老化改造,加快医疗大模型、智能语音交互、虚拟人等技术应用;提出在重点公共场所部署人工智能无障碍终端,培育科技助残产业集群。
2025-03-05 09:26:06
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强调就残疾人关爱服务协商议政
蒋作君副主席在提案工作情况报告中指出,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积极通过提案履职。聚焦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一老一小”政策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助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等提出提案1500余件。
2025-03-05 09:19:09
赵玉芳代表:健全特殊学生教育资助体系
赵玉芳调研发现,对于特殊教育学生的资助已覆盖全学段,但是以物质为主的资助,难以满足这些学生心理健康、能力提升等赋能发展需要,缺少激励型资助。因此,今年全国两会,赵玉芳建议,进一步健全特殊学生教育资助体系。
2025-03-04 15:40:00
王秋菊委员:让耳聋患者“听见”未来
3月3日,全国将迎来第26个全国爱耳日,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内科主任王秋菊将带着关乎耳聋基因治疗发展的建言赶赴会场。王秋菊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少为人知的病症——遗传性耳聋。
2025-03-04 11:55:00
张晓敏委员:建言者,也是践行者
每年两会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福利会副主席、党组书记、秘书长张晓敏都忙得团团转。用他的话说,“代表各自界别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是所有政协委员的职责使命,我也不例外”。从事社会福利工作多年,张晓敏的提案总离不开一“老”一“小”。这几天,他正一边梳理着中福会各项开年工作,一边抓紧整理提案准备赴京参会。
2025-03-04 11:50:00
贺丹委员:完善失能老人照护体系 激发银发经济活力
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照护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他照护自己的家人,还能得到政府的补贴,那就更好了,我是非常希望在我们的长护险的制度设计中,充分考虑亲情照护在失能老人照护中的作用,把这个政策制度设计好。
2025-03-04 11:10:00
姚建萍代表:重点督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又有推进
针对代表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就业与非遗保护融合的建议》,文化和旅游部介绍,发挥以传统工艺类为主的非遗在带动城乡就业、促进增收方面的独特优势,全国共设立非遗工坊9100余家,其中2400余家位于脱贫地区,涉及581个脱贫县和11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将非遗工坊与当地助残扶困相结合,鼓励身体条件允许的残疾人在非遗传承人带领下,参加非遗工坊就业以自食其力,推动非遗工坊成为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2025-03-04 10:00:00
吕世明代表:用法治保障特定群体出行无碍
“无障碍环境建设,对残疾人、老年人等特定群体至关重要。”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说,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为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但还需要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管不管用”的方向持续发力。
2025-03-04 09: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