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初心做有情怀的特教工作者
如果心中没有大爱是做不了特教教师的。照顾残疾儿童要付出更多的体力和精力,经常是这个拉了裤子、那个把饭撒得满地,工作一天下来筋疲力竭。很多特教教师都是带着爱心而来,忍受着艰辛成长,但最终大多都选择扎根特教。
小明是孤独症患儿,3岁时到启智幼儿园就读。小明的带班教师褚萍是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她不顾家人反对做特教班班主任,一干就是10多年。
在与小明相处中,褚萍发现小明对绘画有特殊爱好,于是不断引导鼓励他画画。当幼儿园小朋友和家长们围着小明的作品啧啧称赞时,褚萍从小明的眼神中看到了自信和勇气。也许孩子们的变化就是特教教师坚守的最大动力。
在孙淑君眼中,残疾幼儿不是负担而是责任。她每天最大的心事就是如何因材施教,如何改善办园条件,如何吸引一批热爱特教事业的教师,让启智幼儿园的特教事业薪火相传。她一次次到幼师学校和地方残联,沟通建立特教教师实习基地,向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辖区街道申请特岗教师经费,送老师们到高校接受特殊教育培训,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启智幼儿园还专门成立特殊教育教研组,开发有针对性的保育课程,建立老带新工作机制。
启智幼儿园的特殊教育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比利时、德国、日本等国的专业特教机构主动为幼儿园提供特教技能培训,启智幼儿园也成为国内少有的特教教师到境外接受培训的幼儿园。如今,启智幼儿园已经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80后、90后正逐渐成为带班骨干。
自1994年成立以来,启智幼儿园招收各类残疾幼儿将近1500名,其中20%升入正常小学随班就读,50%进入各类残疾人学校,95%在原有基础上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有所提高。这背后,凝聚的是该园特教群体23名教师20多年的坚守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