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脱贫比例高达96.9%——安徽省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 2020-11-02 07:50:05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王晓慧 | 责任编辑: 郭颖慧
分享到:0

编者按:2020年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战之年,也是实现残疾人共同奔小康目标的关键之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彰显在党的领导下广大残疾人这一最困难群体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中国残联组织开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秋冬季主题宣传活动。

中国网中国残疾人频道作为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外宣平台,特策划“2020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网络专题,聚焦特殊困难群体,报道我国22个重点省(区、市)的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进展、特色经验、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迹,讲述贫困残疾人脱贫解困的中国故事,向世界讲述助残脱贫的“中国方法”。

中国网讯 (特约记者:王晓慧)安徽有两大标签,一个是黄山,一个是徽商。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风景绝佳处,人文汇萃地”,却是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省份之一,涉及16个省辖市、70个县(市、区),其中国家级贫困县20个、省级贫困县11个,2014年建档立卡识别贫困村3000个、贫困户188万户484万人,贫困发生率9.1%。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的第一站就来到金寨。他指出,因病致贫、因残致贫问题时有发生,扶贫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兜底措施。时隔4年有余,2020年8月18日,总书记再次来到安徽考察。他强调,要把防止因疫因灾致贫返贫摆在突出位置,坚持精准扶贫,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

不负众望。5年来,通过产业扶贫、健康扶贫、光伏扶贫、教育扶贫、异地扶贫搬迁等方式,安徽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安徽省累计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63.95万,占农村持证残疾人149.74万人的42.7%,截至2019年底,61.94万残疾人实现了脱贫(其中2019年脱贫残疾人8.84万人),脱贫比例达96.9%。

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在安徽,“因残致贫”的比例几乎占据了农村持证残疾人的半壁江山,同时,占安徽省贫困人口的13.2%。由于受身体障碍、劳动能力弱、受教育程度低等因素影响,贫困残疾人是贫困人口中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返贫率最高的特殊困难群体,也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坚中之坚。

如今,“贫困”退、“丰裕”来,江淮两岸涛声依旧,安徽大地却已换了新颜。那么,残疾人脱贫比例达96.9%,安徽是怎么做到的?

把好贫困残疾人精准“脉象”

安徽地处江淮大地,是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究于这样的地理位置,加之明显的暖温带与亚热带的气候,安徽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繁。

有记载的数据来看,从1667年安徽建省至今,已发生不同程度的水灾百余次之多。就在今年夏天,安徽又成一片“泽国”。在前有“疫情”影响,后有“水灾”阻力面前,安徽以“千里跃进”的决心与姿态,奋力突围,脱贫圆梦。

如今,安徽省的脱贫工作早已从“粗放式”向“精准式”转变,措施上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管理上从“被脱贫”向“要脱贫”转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明显实效,其中,贫困残疾人的脱贫攻坚步伐明显加快,2020年如期脱贫的目标指日可待。

据记者了解,多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将残疾人扶贫作为重点,纳入保民生、保增长大局,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同落实,推动贫困残疾人享受社会保障兜底政策和开发式扶贫解困措施。

其中,安徽省委省政府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中,单独为残疾人这个特殊人群,在十大工程中单列“着力实施贫困残疾人脱贫工程”。在出台脱贫攻坚“1+20+N”政策系列文件时,充分征求吸纳残联意见,在社保兜底、产业扶贫、资产收益、光伏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方案中,做到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扶贫项目优先安排、扶贫资金优先下达,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三保障一兜底”范围,以及在消除零就业家庭、养老保险政策代缴、公益岗位安置等方面优先扶持残疾人,贫困残疾人获得了更多的政策叠加扶持。在贫困县摘帽第三方专项评估检查中,对抽查村内的未建档立卡的残疾人户等五类特殊群体实行调查全覆盖,确保脱贫路上残疾人不落一人。

为此,各级残联配合扶贫办做好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工作,联合省扶贫办下发了《关于贫困残疾人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符合建档立卡条件的残疾人贫困户,及时与当地扶贫部门对接后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张曙光副省长专门就中国残联《关于恳请进一步关心重视解决好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问题的函》作出重要批示:“要认真对待,切实解决问题。”对中国残联下发的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数据信息,省残联、省民政厅、省扶贫办高度重视,专题研究核查工作。

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特殊支持下,通过部门间数据比对、入户核实、政策宣传等,有效推动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及时纳入农村低保范围,落实两项补贴,开展托养服务,妥善解决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等问题,实现了贫困残疾人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应纳尽纳”,坚决杜绝“两该两不该”现象。

拧成“一股绳”下好“一盘棋”

基本公共服务全面开展,补齐了民生兜底短板,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在此基础之上,安徽又做起了加法。

安徽省有178.5万持证残疾人,其中,149.7万人生活在农村。为解决广大农村残疾人生活分散,服务设施不足、服务不便的突出问题,2018年5月22日,安徽残联联合省发改委、财政厅、卫生计生委、扶贫办等12个部门出台《安徽省残疾人之家(工作站)建设实施办法》,并召开全省基层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加快乡镇(街道)残疾人之家和村(社区)残疾人工作站建设,建立集辅助性就业、托养、康复、培训、文化体育、维权等各项服务为一体的残疾人综合服务平台。

到2020年底,全省在每个乡镇(街道)建成1个“残疾人之家”,在每个村(社区)设置1个“残疾人工作站”,统筹残联、教育、民政、人社、卫计、扶贫等各项服务资源,与基层社区服务和社会志愿服务有机结合,集聚资源,集成政策,在最基层最前沿为残疾人建成温暖温馨的服务之家,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此外,2018年9月27日,安徽在全国率先出台《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的基础上,积极推进7-14岁残疾儿童纳入救助范围。扎实推进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因病致贫残疾人康复服务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康复服务率处在全国前列,贫困精神残疾人享受药费补助1.3亿多元,惠及13.9万人。

同时,安徽及时出台并实施了安徽省残疾人创业就业行动计划,累计下拨各地省补资金4.5亿多元,扶持残疾人个人创业就业4.6万多人次,培训有就业需求残疾人7万多人次,支持“阳光大棚”等设施农业项目3000多个,扶贫基地160个,社保补贴近6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做足了“联”字文章,扶贫、教育、民政、卫生健康、住建、医疗保障等各大部门主动沟通协作,及时交流研究贫困残疾人的相关数据和工作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政策制定、项目推进的衔接配合,形成合力,进而充分发挥了各大政策“组合拳”的倍增效应,有利于将对残疾人的扶贫帮扶措施上升为稳定的、长效的帮扶政策,最终达到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促进了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的。

脱贫攻坚战场上,战鼓声声催人奋进。“安徽模式”万众一心拧成一股绳,频道不换、靶心不散,一鼓作气、顽强作战,最终将“一个都不落下”的共同迈进全面小康社会。

相关阅读:

鲲鹏击浪从兹始:湖南省残疾人联合会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脱贫路上,残疾贫困户一个都不能少:宁夏回族自治区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共谋脱贫计致富硕果香:甘肃省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多措并举齐发力凝心共筑小康梦:广西壮族自治区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人民至上浴火重生奔小康:湖北省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吉林省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河南省精准帮扶残疾人脱贫纪实